close

聽到很多家長會抱怨著:我家孩子小學時候數學成績怎麼樣好怎麼樣棒,為什了到了國中之後就會一落千丈?更不用說到了高中,沒有一次段考是及格的。

 

為什麼不好好去檢視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?上課在當夢想家或是繪畫大師的很多,振筆疾書的也不在少數,但就是和台前老師教授的內容搭不起來。一個恍神,就誤把向量當成坐標了,但值得慶幸的是起碼學生知道什麼是坐標。

 

看著恐龍們滔滔不絕地說上次段考明明還有85分,為什麼這次段考只剩下60分了?退步了25分之多欸(噴火)。以高中之前的段考範圍來說,章節之間的關聯性是有的,但不同次的段考可視為獨立事件,雖以學習來說不可能完全獨立。舉個例子來說,有位媽媽第一胎生了一個嬰兒,第二胎生了雙胞胎,成長(增加)率100%,照這樣下去下一次一定可以生四個。每次的受精情形不盡相同,到底是要怎麼比較?多半學校的段考不會讓同一個老師連續出題(偶有例外),命題者都不同了,難度也不一樣,學生學習的狀況也不可能和上次段考一模一樣,學生應試時面對的突發狀況也不同,變數這麼多,要去控制變因就做不到了,更不用談分析學生到底是退步還是進步。建議非常在意分數的家長們如果沒有成績單,就直接跟導師索取吧,去看學生成績的相對位置,而不是絕對分數。

 

總是要失去過才懂得珍惜,某種程度說起來,人還算是有些變態。我們總是不停地練習分離,入學到畢業;入伍到退伍;就任到離職;出生到死亡。珍惜當下這種狗屁倒灶的道理人人懂,但做到的又有多少?在婚宴現場,想要認識同桌的誰誰誰,卻又鼓不起勇氣,等到散場才在那邊悔不當初。不太會有學校老師會教授認識陌生人的方法,因為他們的專長並不在這。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,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,如是而已。身為老師看到青出於藍更勝於藍,其實就是非常好的回饋了。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很多,卻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所突破,做得比當年的自己還要理想、出色。若孩子真的非常傑出,做任何事情都不必讓家長擔心,有空的話去驗一下DNA吧,或許有驚人的發現。

 

學校教育固然重要,但家庭教育會是影響學生一輩子的。教育學生絕對不會只有老師需要完全負責,價值觀、想法、行為多是從家庭教育養成的。當學生一直坐著兩腳椅而不聽從規勸;當學生丟了100次回收之後還是不懂回收的種類,當學生說著每句話前還要加個語助詞積習難改;當學生違反校規(規定)遭到懲處而不感到有一絲不對。這樣的學生不是當下的教育有問題,而是發生這樣事情之前的教育。

 

教室,不是教育的唯一場所;老師,並非傳道的唯一人士。

arrow
arrow

    allkindqo6qo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